純水處理、污水處理、廢水處理、物料分離
普通會員
產品價格面議
產品品牌未填
最小起訂未填
供貨總量未填
發貨期限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發貨
瀏覽次數213
更新日期2012-09-05 11:13
品牌: |
未填 |
所在地: |
安徽 合肥市 |
起訂: |
未填 |
供貨總量: |
未填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茶葉深加工與茶多酚膜法提取
膜分離技術在茶葉深加工中的應用特點
一 、概述
茶葉深加工主要是指對茶樹全部或部分活體、初制品加工品進行精細加工,生產出含有茶葉固有特性或功能因子的新型食品、飲料、添加劑、日用品、保健品、天然藥物等的過程。
傳統茶葉深加工通常是根據終產品的不同而采用下述工藝的幾步或多步過程:
鮮葉榨汁或用水、溶劑浸提干茶(取其可溶性成分) → 過濾與離心(去其懸浮顆粒與雜質)→ 沉淀、萃取、離子交換、吸附、層析等(取其功能成分)→減壓蒸餾、濃縮與回收→噴霧干燥或冷凍干燥。
傳統工藝存在的缺陷:
1、過濾、離心的工效不高,加工出的茶液透明度欠佳,速溶茶、茶提取物的冷溶性較差。
2、熱敏性物質的損失與變化難以控制。
3、沉淀劑或溶劑萃取對目標物的選擇性欠佳,產品得率較低,并且沉淀劑與溶劑的回收較為困難。
4、在提取功能性成分中,只取其一而廢其它,茶葉利用不完全,產品純度也不高。
5、耗能大,污染重,成本高。
因此,茶葉深加工領域中有賴于其它高新技術的應用。
膜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在食品、生物醫藥、環保、化工等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膜技術應用于茶葉深加工,不向分離體系添加化學成分,不改變目標產品的色、香、味,因而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當前,在茶葉深加工中膜技術應用較多的是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等,主要是根據分離體系中雜質顆粒的特性、有效成分的分子(或離子)大小、形狀、電荷等特性和膜的分子篩效應與電荷效應而達到澄清、除菌、分離純化、濃縮等效果。
二、膜分離技術在茶葉深加工中的應用特點是:
1、膜澄清技術是替代傳統澄清技術的有效措施
2、膜分離除菌加工茶飲料
3、膜分離是富集茶葉功能成分以及制備特種茶葉提取物的有效途徑
4、膜法濃縮是實現高效提制茶葉功能成分的保證
三、茶多酚的提取
1.茶多酚總述
茶多酚是茶葉中酚類及其衍生物的總稱,因此常稱為多酚類。其主要成分是黃烷醇類、羥基-4-黃烷醇類、花色甘類、黃酮醇類和黃酮類。這些化合物都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的基本結構,故統稱為類黃酮物質。茶葉中綠原酸、雞鈉酸、咖啡酸等酚酸類化合物也是茶多酚的組分之一。在茶多酚各組分之一黃烷醇類為主,黃烷醇類優異兒茶素類物質為主。兒茶素類含量約占茶多酚總量的70%左右,包括4 種形式的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GCG)、沒食子兒茶素( EGC)、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兒茶素( EC)。它們在B 環和C 環上的酸性羥基具有很強的供氫能力 ,能中斷自動氧化成氫過氧化物的連鎖反應,從而阻斷氧化過程。
茶多酚純品為白色無定形粉末,易溶于熱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難溶于苯、氯仿、石油醚。略有吸濕性。耐熱性及耐酸性好,在pH = 2-7 范圍內均十分穩定。在堿性介質中不穩定,易氧化褐變。
2.茶多酚膜分離提取技術
提取茶多酚時用短時間加熱提取法:茶汁中加入0.01%左右果膠酶,在下保溫4小時,以分解果膠酶,從而可提高超濾時的透過速度。再用截留相對分子質量40000-50000的超濾膜進行分離,約12%茶多酚被截留,而咖啡堿不為膜所截留。透過液再用反滲透進行濃縮。茶多酚的平均截留率約為87%,比用蒸餾法的得率高18%以上。濃縮液再進行干燥后可得茶多酚產品。
本網頁所展示的有關【茶多酚提取設備_食品、飲料加工設備_合肥久業流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信息/圖片/參數等由商一網的會員【合肥久業流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由商一網會員【合肥久業流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自行對信息/圖片/參數等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負責,本平臺(本網站)僅提供展示服務,請謹慎交易,因交易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及法律糾紛由您自行協商解決,本平臺(本網站)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您在本網頁可以瀏覽【茶多酚提取設備_食品、飲料加工設備_合肥久業流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有關的信息/圖片/價格等及提供【茶多酚提取設備_食品、飲料加工設備_合肥久業流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商家公司簡介、聯系方式等信息。
在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歡迎您向郵箱發送郵件,或者進入《網站意見反饋》了解投訴處理流程,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感謝您對商一網的關注與支持!